众所周知,白度是白板纸一个非常主要的物理指标。我公司所生产的各种规格白板纸,对白板纸的白度都有一定的要求。我们将不同白度的白板纸放在一起进行比较,就会发现,他门的颜色会不一样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差色现象。差色问题的产生,就是因为白板纸的白度不同所形成的。根据我们的实践,当纸与纸之间的白度相差超过3%时,就会产生明显的差色质量问题。因此,避免产生差色质量问题,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。如何稳定白板纸白度,消除差色问题,显得极其紧迫和重要。
1、主要工艺参数
原浆白度:70% 增白剂浓度:6%
增白剂加入量:4. 9% 成纸白度:85%
磨前井绝干浆量:1. 5吨 磨后井绝干浆量:1.5吨
2、白度控制方法
对已经抄出的纸;检测其白度,当发现白度高于85%时,就减少增白剂加入量:当发现白度低于85%时,就增加增白剂加入量。
3、原浆白度
由于受苇种,原料配比,蒸煮设备、蒸煮工艺、漂白终点的控制等各方面先天不足和制约。原浆白度波动很大,白度为70%的原浆,波动范围在68%-74%之间。生产实践证明,原浆每变化1%,增白剂加入量不变时,则纸的白度可变化3-4%,因此,可以说,原浆白度的变化是造成纸白度不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原因分析
1、对纸张白度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增白剂加入量的控制来实现的。通过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原控制方法存在着明显的不足。即(1)只有等纸己经生产出来之后,才会根据纸的白度去调整增白剂的加入量,这时己经晚了,是被动的。(2)根据纸的白度去调整增白剂的加入量时,还有磨前井、磨后井两井共计3吨的浆料得不到调整,而这些浆料是白度不合适的,只有等到其全部抄完,调整之后的浆才会过来,是滞后的。(3)在调整增白剂加入量时,加多少或减多少增白剂,并没有具体的数量,只能凭经验是不定量的。
2、对原浆白度的变化对成纸白度的影响应作为重点加以考虑,而日前的控制调整方法没有考虑原浆白度。